中超赛季结束转会潮开启,本土球员成主角,转会费与身价关系引深思?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中超赛季已然结束,新一轮转会大潮业已开启,和往年情形大致相同,如今扮演主角的变成了国内球员。

中国职业联赛存在外援限制,在新政推动下,这种限制开始发挥功效,直接与欧洲五大联赛竞争顶级国际球员,在中超这种可能性只怕会越来越低。

与此同时,本土球员的人才供给,如今仍然是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准状态,所以国脚们进行转会,不管是刚刚崭露头角还很稚嫩的年轻国脚,还是处于边缘位置的国脚,价值上亿人民币,差不多也就俨然是成为了转会谈判时所需要的起步价格了。

而当百万收入唾手可得,是否未来规划,也可以更从容舒适了?

对于这种转会费,我们都会习惯性地把它称之为球员“身价”,然而如此来讲,好像又不太严谨。

转会费是两个俱乐部之间的交易关联,此交易围绕一名球员效力工作状况的相关劳动合同进行,而这种转会关系,好像和球员能获取的薪资,不存在直接的联系。

但足球此行业具特殊性,众多隐性行规在发挥作用。于国际足球界,特别是行业秩序相对最为完整的欧洲五大联赛,转会费在较大程度上与转会球员的薪资,存在一些类似行规的关联:

针对一个球员,存在着通常的转会案例,通过转会费能够折算出该球员大致情况下的薪资状况。

若转会费姑且设定为一千万欧元,且球员与新加入的俱乐部所签劳动合同期限是五年,这样一来,最高年薪,能够通过一千万欧元除以五得出,即二百万欧元 。

恒大国脚邹正也即将转会。

不是每一笔转会交易,都能够如此去折算球员薪资,一些年轻球员,或者转会费奇高的球员,薪资在这般折算基础上还要打折扣,然而类似模糊算法,是行业规律。

薪资无法达到这般折算水平,然而在签字费方面,却会有更高的收入,借此达成另外一种平衡。

签字费,就更属于职业足球业内的行业规矩了。

新东家在球员转会达成之后,为了对球员加盟做出承诺,会额外支付一笔安家费,这笔费用后来约定俗成被叫做“签字费”,合同一签订就要支付,其金额通常相当高,从转会金额的5%到20%都具备可能性。

曼城近期有一条新闻,这条新闻显示俱乐部有提前和巴西前锋热苏斯续约的意向,热苏斯加盟俱乐部的实际时间不足一年,其转会金额为3300万英镑,若按照除以合同时长所得数字5来计算,热苏斯周薪最高可达到12万英镑。

然而,有在这个行业里面称得上行家的人透露风声表示,热苏斯实际上每个星期的薪资是7万英镑,相对他的转会时候的身价而言不算高,缘由是热苏斯加盟的时候年龄还不到20岁,并且是直接从巴西的联赛来到英超联赛的,所以工资处于偏低的状况。

延边队长池忠国(右)或将搅动今冬的转会市场。

那么,中国足球是怎样的行规?

一位经验丰富的经纪人跟我讲,2015年的时候,中超球员多数人的薪资,一年也就两三百万人民币,广州恒大的要高不少,然而这两年过去,年薪八百万乃至一千万的,到处都是。

本土球员,因稀缺,因一些新晋俱乐部有巨额投入,转会费连着薪资涨幅巨大,能沾上边国足边缘的,更是身价上涨依据,所以上亿转会费在业内已不是新闻。

只是,中超球员薪资,并不存在,和转会费挂钩的情况,不存在类似转会费除以5这样的,换算顶薪的公式 。

设想一下,要是有一亿人民币的转会费,那么球员的年薪大体上会处于八百万人民币到一千万人民币这个范围之内,然而签字费是另外计算。再者,签字费并非依照转会费的比例,进而得出一个通用的标准。

“签字费,和转会费,还有薪资,均与球员在场上所处的位置存在关联,”相关经纪人如此讲述,“支付500万人民币,甚至800万,乃至上千万的签字费,愈发变得平常多见了。”

在过去几年,英国足球持续惋叹,本土年轻球员收入过早且过高,结果上进心反而不强,而中国足球的状况,相比较而言,对上进心的影响更大。

目前中国足球只有张玉宁一人坚持效力五大联赛。

一方面是青训出现缺失,足球热度上升之后人才变得匮乏,因稀少所以显得珍贵;另一方面是新晋的豪强,投入不考虑成本,对于薪资以及转会费,形成了促使增长的效应。

有个年轻人,年龄在20岁出头,甚至有可能不到,其拥有数百万年薪收入,这财富降临得过早,甚至和职业能力不匹配,从长久来看,是好事还是阻挠呢?生存压力消失时球迷网,上进心是否也会消失呢?

处在这般优渥的条件之下,还去留哪国的洋、苦学何种本领呢?留洋以及苦练,难道不都是冲着出人头地去的,其中一个关键目的不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吗 ?

如今百万收入唾手可得,是否未来规划,也可以更从容舒适了?

年轻球员财富积累成本大幅下降之际,积累财富的能力,是否会大幅消失?积累财富的辛劳,是否也会大幅消失?

这都是中国足球的疑难,2017年的秋冬,似乎会来的更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