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以一球小胜阿森纳,虽然双方射门次数为九比十,角球数量为三比八,控球率领先五十六比四十七,从各项统计数据来看,阿森纳的表现更为积极,但最终比赛的结局却是利物浦获得了胜利。
缘由十分清晰,利物浦视每一次得分良机都为最后一线希望球迷网,阿森纳则把每一次得分良机都看作下一段进攻的序幕。
维尔茨的那个进球出现在第71分钟,足球紧贴地面飞入球门远角,守门员拉亚反应过来时已经慢了零点五秒。

慢动作回放,可以看到这次射门之前,利物浦在中场仅用四次传球,就成功突破了阿森纳的三人防线,传球的总距离不足二十米。
阿森纳的逼抢体系立刻被撕开一个口子,后防线尚未做出反应,维尔茨就立即射门了
这一连串动作向对手表明:利物浦的攻势迅猛,绝不拖沓,稍有不慎,就会招致致命打击。
索博斯洛伊拿全场最佳不光因为进球。
他整场比赛移动了11.7公里,有4.2公里是在最后阶段完成的,这个距离比边锋马丁内利多出800米。
尤为突出的是,他在禁区内成功拦截了三次对方传球,有效阻断了阿森纳两次三角传递战术的执行。

右边防守球员的表现如同前锋,前锋被他用躯体阻挡,只能在边沿附近尝试远距离射门,这种差异导致阿森纳右翼的攻势完全停滞。
阿森纳为什么射门多却不进球?
看看射正只有1次就明白。
萨卡、厄德高、哈弗茨都上了替补席,前场主要攻击手换成了特罗萨尔、恩凯蒂亚和马丁内利。
三人都喜欢拿球再处理,缺乏第一时间塞直塞的灵感。
利物浦后防线捕捉到这一时机,范戴克与科纳特径直不后撤,直接逼到中场区域,迫使阿森纳前锋群滞留在越位标记处。
结果阿森纳全场越位6次,比角球还多。

再拆一下换人细节。
第58分钟塔子同时换上梅里诺和维埃拉,想增加禁区前远射。
克洛普立刻用远藤航对位换下麦卡利斯特,把防线又加厚一层。
五分钟过后,塔子换成了热苏斯,克洛普立刻将阵型收缩为五四一,萨拉赫继续留在锋线担任唯一进攻点。
人家的每一次调整都带着预案,你的每一次调整都像临时抱佛脚。
身价24亿欧元不是白写的。


利物浦新来的埃基蒂克在比赛的第八十三分钟才进入场地,他突然加速,迅速超过了津琴科,这让萨利巴立刻做出反应进行补防,结果中路被维尔茨获得机会,他随即进行一脚远距离射门,皮球最终贴着门柱飞出了球门。
阿森纳投入了大量资金强化锋线位置,然而最具威胁的进球却是后卫加布里埃尔顶进的,这说明资金运用方向出现了偏差。
比赛结束后积分排行榜上,利物浦取得三场胜利连续保持第二位,阿森纳两胜一负位列第三,两队之间的积分差距仅为两分。
可是心理差距已经被拉开。
利物浦以极低成本赢下三分,同时借机考察了新球员的表现;阿森纳不仅错失了争夺榜首的机会,还让萨卡和厄德高多休整了七天,下一轮又将迎战状态有所反弹的曼城。
一步慢,步步慢。
克洛普在球场边的一个手势被记录下来,并非为进球而高兴,而是为球队掌握在体能消耗时以最轻松手段取胜的方法而高兴。

塔子站在场地外,双手放在口袋里,脸上流露出一种“我明白却无能为力”的神情,因为他清楚缺少三名关键球员会降低队伍的战斗力,同时也未曾料到,连最基本的战术部署都被对方限制住了。
别怪伤病。
利物浦的阿诺德也没上,右后卫用的是索博斯洛伊客串。
阿森纳真正缺的是一击致命的决断力。
马丁内利于第62分钟面对门将时,没有选择直接射门,而是传给了队友,此时比赛的结果已经无法改变。
那一刻,利物浦替补席上的老将米尔纳也笑了,他非常明白这种迟疑带来的影响。

去年阿森纳双杀利物浦,靠的是边路爆破和定位球。
今年利物浦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角球数量减少了五个,边路进攻的成功率被控制在了百分之三十以下。
相同的竞争者,一整年之内角色互换,证明顶级球队不存在恒定的强势,只有持续的提升。
球迷最关心的问题:阿森纳还有没有机会?
答案是当然有,联赛才三轮。
但机会不是等来的,是抢来的。
下一轮踢曼城,如果再输,分差可能就变成5分。
心理一旦掉队,追起来比登天还难。
利物浦一球杀死比赛,阿森纳会不会被这一球提前踢出冠军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