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场上的较量,德国足球的魅力与多特球迷巨型Tifo的震撼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足球这项运动,由22名球员在场地内进行跑动,最终以德国队取得胜利而结束。英格兰最杰出的前锋莱因克尔,对于德国足球表达了极为深沉的敬佩和些许无奈之情。

德国人天生具备集体协作、奋发向上、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民族特质。在德国,足球队中不仅有场上22名奋力拼搏的队员,每个队伍还拥有自己的“灵魂助威者”。在欧洲,这个角色被称为“Tifo”。

在雷鸣般的集体呐喊中,一个庞然大物逐渐显露,它由一万五千片独立的纸板拼接而成,能够完全覆盖威斯特法伦球场的南立席区域,此刻正徐徐铺开,占据着球场的一翼。

多特球迷在自己的主场为球队打气做出的巨型Tifo

一幅值得永载史册的宏大画卷,多特蒙德球迷手持远眺镜,带着机智的笑意,他身后是欧洲冠军联赛的奖杯,使这座被称为魔鬼的主场更加名副其实。Tifo上书写着:正在踏上寻觅那失落冠军奖杯的征程。

在德国,Tifo已经形成了一种足球传统,向全球彰显着其特有的自信。

2016年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德国队迎战意大利队,比赛刚开始,德国球迷就使中立场地波尔多体育场变成了德国队的根据地,远道而来的德国人借助大型Tifo彰显了他们作为球队第十二人的作用,这一幕借助转播画面,深深触动了全球球迷的心。

今年夏天世界杯期间,德国队的Tifo可能会给赛场增添独特的视觉效果

起源于斗兽场,玩出千百种花样

如今足球比赛里,Tifo已是球迷文化里头一个关键部分,不过极少人清楚,Tifo的历史甚至比现代足球还要古老得多。早在古罗马时代,贵族们看角斗时,会拿着支持某个角斗士的旗子进入竞技场,在比赛里举着旗子为角斗士助威呼喊,这便是Tifo最初的形态。

上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看台观众开始引入一种传承了千年的呐喊助威方法,以此声援本地球队。这种Tifo形式,随后从意大利逐步传播至南欧地区,进而扩展到整个欧洲大陆,最终传遍全球各个角落。

Tifo风潮迅速传遍欧洲各球场,注重细节的德国球迷在看台上也体现了他们一丝不苟的态度,甚至相互间比拼起了技艺。

2013年4月10日,多特蒙德在主场迎战马拉加,首回合比分为0-0,为了激发自家球队的斗志,多特蒙德南区的80名球迷筹集了6000欧元,经过6周的精心制作,他们完成了15000张小型拼图,最终在威斯法伦球场呈现了那张值得被历史铭记的Tifo。

这个庞大的Tifo好像在向到场的人传递信息,球员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就在这里盯着你们!

画面中,一位多特蒙德支持者手持远望工具,面带欢笑,摆出搜寻的姿态,图案的衬底是欧洲冠军联赛的奖杯。图像的下方有一行德文,内容为“Auf den des 。”(正踏上寻觅失落欧冠奖杯的征程)。1997年至今,多特蒙德始终未能赢得欧冠荣誉,这成了球队一种鞭策,促使他们为追求多年的冠军目标而努力拼搏。

这场比赛的经过同样扣人心弦。比赛临近尾声,马拉加以两球优势领先,他们几乎已经确保了晋级欧冠四强的资格。然而在数万名多特蒙德球迷的注视中,在那个看台上用望远镜搜寻欧冠奖杯的巨大Tifo的注视下,多特蒙德在比赛最后时刻连入两球,完成了读秒反超。

那一年的多特在欧冠屡创奇迹

那一年,多特蒙德在半决赛中淘汰了皇马,成功晋级决赛,但最终未能战胜拜仁,遗憾地失去了冠军机会。而那些充满活力的拜仁球迷,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难得的时机,在客场挑战多特蒙德的联赛比赛中,他们竟然带着Tifo来到了客场助威。

拜仁慕尼黑球迷在客场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直截了当的方式,迅速制造了影响。他们在客队观众席上搭建了一个欧冠奖杯的模型,模型底部附有一行挑衅性标语:“Immer noch auf der Suche?”(哥们儿,你们还在找呢?)这行字明显是针对多特蒙德球迷的Tifo挑衅,暗指对方带着望远镜也未能发现目标,讽刺他们徒劳无功。哎呀我告诉你,不用找了,欧冠奖杯在我们这里呢。

拜仁球迷针对多特Tifo做出的别样回应

教练鲁梅尼格也被自家支持者的助威牌逗笑了,他在访谈中提及:“步入赛场目睹如此精彩的应援,我忍不住开怀大笑。慕尼黑球迷相当有才智,我欣赏这个构思。”

比赛期间选手激烈交锋,观赛时观众巧妙竞争,这些人构成队伍的核心阵容,而热烈的观赛氛围也给予他们值得自豪的认同感。

多特蒙德球迷Tifo制作过程_德国足球Tifo文化_多特蒙德tifo

学会这项技能,让你的主队变身魔鬼主场

一个庞大的Tifo的制作,往往要依靠成千上万人的共同努力,这表面上看似是个艰巨的挑战,其实一旦明白其过程,就能体会到事情并非像想象中那么难。

大巴黎在这个赛季曾经摆出巨大的七龙珠Tifo

Tifo展示中,最基础的形式就是完整画面的展示,借助电脑分割能迅速完成制作。需要先选定要制作的图案,它可能是一句口号,也可能是一幅设计精良的图画。然后根据展示位置确定Tifo的尺寸。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依据看台座位分布将图案进行分割。例如,针对单面看台的部分座位,需要依据该数量将整体图案细分为八千个独立单元。倘若图案整体性完好,便可在同等面积的棉织物上完成分区,再逐个单元参照图案内容实施手工绘制。

多数知名球会都会为支持者预备一处场地,用于设计旗帜,该处空间经过划分,即使图案面积广阔,也不受场地限制,依然可以顺利制作。赛事启动时,将完成的作品放置场中,任务即宣告达成。

除了营造主场氛围,Tifo同时也可以有展现球队价值观的作用

如果是需要集体协作完成的Tifo,其创作步骤大体一致,不过最终成品得进行裁切。一般会选用纸张来制作,这样裁剪起来更方便省事。又或者,可以按照看台分区直接打印成块,比赛开始前,只需依照观众席的排序把各部分放到对应位置即可若要准时举起,策划者会在纸上标示动作时刻,当图案需要调整时,也会记录翻转时刻。

球迷的想象从不停止,近年便涌现出立体Tifo的景象,这种效果制作起来并不复杂,只需另外绘制并打印一块带有图样的巨大布料,在需要呈现的看台上方系上绳索,在适宜的时刻将其升起,即可达成立体视觉。

具有3D效果的Tifo图

值得留意的是,在多数欧洲国家,球迷团体与俱乐部各自为政,俱乐部仅提供场地供活动,并无经济援助,亦无权干预球迷团体事务。球迷团体开支全靠会员费或自行拉取赞助,因此制作助威道具时控制开销至关重要。

明白Tifo的制造流程,可以大致推算出它的费用。一般而言,三万观众席的场地,制作Tifo的费用大约五千美元。在制作开销里,构思方案、物料采购以及打印环节是比较花钱的环节。

一个拥有众多成员的球迷团体,想要寻觅到具备设计能力的人员其实并不困难。采用常见的纸张或棉织物作为原料,所需费用也相对有限。倘若选择用纸张进行印刷,制作费用可能会稍显昂贵。不过,倘若以棉织物为载体进行创作,粉丝们更能从中获得共同动手的乐趣,同时也能显著降低经济负担。

中超赛场也有Tifo!属于我们的球迷狂欢

Tifo文化在欧洲逐渐流行起来的时候,中国足球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职业联赛体系。不过近年来,随着联赛职业化水平的提升,国内众多球迷团体开始积极探索并形成独特的球迷文化,他们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极具感染力的主场氛围,全力为自家球队加油助威。

国家安全部门为纪念俱乐部在顶级足球联赛中赢得第600场比赛,特别设计了一面专属的巨型背景板,用于现场庆祝活动展示

2016年5月14日,北京国安在主场进行了一场比赛,这是俱乐部参加中国足球顶级职业联赛的第600场赛事,球迷们在观赛区域展示了大型Tifo,他们匠心独运地运用所有曾代表国安出战的球员和教练的名字,组合成了“600”的图案。

上港球迷为感谢老帅徐根宝特意的Tifo

2016年4月29日,徐根宝现身久违的八万人体育场,为上港队的主场比赛助威,这位缔造俱乐部传奇、带领球队从低级别联赛攀升至顶级赛事的功勋教练,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观众们将看台布置成巨型背景板,上面印有“传奇足迹 只因有你”的祝福字样。这场比赛里,王燊超攻入了一记精彩绝伦的进球,接着他举起双手朝徐根宝所在的看台示意,同时郑重地弯下腰身,以此动作向自己的恩师表达敬意。

早些时候,日本和韩国球迷的Tifo文化或许领先于我们,不过近些年,由于球迷团体运作愈发规范,国内足球队在赛场上的助威表现,已经变成俱乐部方面重点关注的一部分。从国家队的赛事中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到中乙联赛陕西长安竞技、南通支云等队伍常常爆满的几万球迷主场,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国观众那份热情澎湃的激情。

今后球迷网,每当球队攻破对方球门,这颗心就会在电视前激动不已,每当看台上出现巨大的Tifo,这颗心也会随之澎湃,更期盼着将来能伴随中国队征战世界杯赛场而怦怦直跳。届时,我们将让德国观众明白,完成Tifo这类考验才智与协作的任务,中国球迷从来不会感到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