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的夏天,对林书豪来说,心情复杂。高兴的是,他作为未被选中的球员,在这个联盟经历了多次起伏和波折,度过了9个赛季,最终在北方球队实现了所有NBA球员的最高追求,获得了那枚代表至高无上荣誉的总冠军戒指。然而,他也有烦恼,因为赛季结束后,以自由球员身份来到转会市场上的他,发现虽然成为新科冠军成员,却陷入了没人关注的窘境。
林书豪是哈佛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他完全清楚自己的现状,所以在交流活动中突然哭了,林书豪觉得NBA已经不再重视他了。到底是什么情况,让林书豪从荣耀的领奖台直接跌落,几乎消失在NBA的关注之外呢?我们可以从他的行为中找到解释。

分享会上书豪潸然泪下,坦言被NBA放弃
加盟老鹰前,书豪错失了最后一次重现“林疯狂”的机会
事实上,林书豪在九年的NBA生涯里多次遭遇无人安排出场的窘境,即便在纽约崭露头角之后,他依然未能获得与其才能相称的重视和关注。那场饱受争议的“毒药协议”到期之后,这位昔日的“天才少年”在他二十七岁,球员职业生涯最巅峰的阶段,却遭到联盟的冷遇,甚至一度没有球队能够看中他。

林疯狂之后,即便上了时代杂志封面,依然未能迎来真正属于他的时代
说实话,林书豪的发挥真的配不上那份“毒药合同”的身价吗?他在休斯顿的两个赛季,再加上后来在湖人的一个赛季,一共参加了227场比赛,每场比赛平均能拿下12.4分,送出5次助攻,抢下2.8个篮板,投篮命中率是43.7%,三分球命中率是35.3%,罚球命中率则是80.1%。书豪是一名处于首发与第一替补之间的控球后卫,他的球权分配比例不足四分之一,比林书豪巅峰时期还要低,当时那个阶段该球员的球权占比达到四成,而他在近三年的个人表现效率指数却分别是14.9、14.3和15.6,如此优异的战绩倘若由一位黑人后卫所展现,必定会吸引众多俱乐部提供中产水平的合同,或许他还能凭借自身条件,争取到更加优厚的加价合约。但是,林书豪展示出他至少能胜任轮换位置的实力,却出乎意料地没能吸引各家俱乐部竞相争取。

这样的表现,足以配得上一份中产以上的合同
可能有人会指出,林书豪的表现未达外界预期水准,令人失望。请看,火箭借助规则空子提供的这份“前两年支付2500万,第三年骤降至1489万”的合约,令尼克斯无法接受,这并非书豪的真实想法;他被火箭强行挽留,结果刚到队里,哈登就紧随其后,只能被动放弃球权,确实令人遗憾;后来被送到湖人,当时紫金军团已经岌岌可危,再加上时任教练拜伦-斯科特处处针对书豪,百般为难,他所能做的也无非是尽力而为听天由命。
在火箭和湖人时期,书豪受制于球权因素,终究未能更进一步
所以说“林疯狂”的突然中断是因为身体受损,而康复复出后没能继续提升只能说是机遇不佳。其实,林书豪在联盟中的成长路径,决定了他在整个职业生涯里无法成为顶级球员。
书豪手术遇到困难的时候,黄蜂首先向他发出了邀请,提供的两年400万合同金额不算太高,但第二年包含球员选项的做法显得十分体贴,意思是如果他能打出好表现,并不会影响他未来寻找更高价值合同的自由。
您对我恩重如山,我定当知恩图报。即便只是作为临时工短暂服务一年,也丝毫无法动摇林书豪对夏洛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他在这里重新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并非球场上的核心人物,也不是首发控卫的位置,而是类似“黄蜂队的吉诺比利”那样能够坐上替补席发挥关键作用的领袖,在关键时刻能与肯巴-沃克联手掌控比赛节奏。

书豪和沃克合作亲密无间,是心心相惜的战友
林书豪每场比赛平均上场26.2分钟,能够得到11.2分,并且能够拿下3.2个篮板和3次助攻。本赛季的最佳第六人投票中,林书豪一度成为热门人选,最终他的得票数排在第六位,这可以看作是外界对他一个赛季以来辛苦付出的最好证明。他和沃克搭档默契,协作得天衣无缝,两人联手的平均时间达15分2秒——多数出现在比赛关键阶段,他们联手缔造了46场胜利与31场败绩,成为全队胜率最优的二人组合。

肯巴-沃克和林书豪的二人组是黄蜂胜率最高的组合
那一年,依靠两个人的精彩表现,他们并排帮助处境艰难的黄蜂队晋级季后赛,随后在季后赛里与热火进行七番激战。林书豪贡献了每场12.4分2.6次助攻2.3个篮板的数据,大家普遍看好肯巴-沃克和林书豪这对后场搭档,虽然他们看起来没有夺冠可能,但在竞争激烈的东部获得一个季后赛名额已经足够了。

林书豪稍逊一筹,位于埃文-特纳和莱恩-安德森之下,在最佳第六人投票中排名第六
不过,时运再次捉弄了林书豪,在赛季收官之际他决定放弃第二年价值220万的合约,并且最先向前东家发出合作意向,透露出希望留在夏洛特黄蜂继续踢球的意愿。然而,球队的老板并未接受他的提议,于是林书豪只好打包行李,告别这个让他重获价值的赛场。
倘若书豪得以留下,他或许会持续入选最佳第六人候选名单,以一名具备鲜明特点的替补身份立足于联盟之中;倘若书豪未曾离去,或许肯巴-沃克在随后的几个赛季不会陷入无人辅佐的窘境最终心灰意冷地离去;倘若乔老爷子当时能给予充分的尊重与理解,或许黄蜂在那一赛季之后也不会彻底无缘季后赛。
然而这世上终究没有如果。
林书豪以三千六百万元三年的合同加盟篮网队,此后他遇到了自己NBA生涯中继德安东尼之后的又一位重要指导,这位教练擅长培养新秀球员,名叫阿特金森。
阿特金森悉心指导后,湖人原本看不上眼的拉塞尔脱胎换骨,跻身明星行列,勒韦尔、丁威迪、乔-哈里斯和阿伦等新生代球员也顺利实现价值提升,这位眼光独到的教头与此联盟中被低估的天才林书豪一拍即合。

林书豪在篮网遇到自己的第二位“伯乐”
阿特金森决定让林书豪从替补席回到首发位置,林书豪也很快融入了这一安排。在那些个个都充满斗志的篮网队中,林书豪虽然平均每场只打24.5分钟,却能够稳定贡献14.5分3.8个篮板5.1次助攻,个人表现指数PER达到了19.2球迷网,这个数据在他生涯中排第二位,仅次于林书豪自己疯狂时期创下的19.9PER记录。林书豪是球队里仅次于大洛的第二得分担当,他拥有极高的得分效率,看起来正准备重温昔日的辉煌时刻,想要在纽约这座他熟悉的城市,再次掀起名为“林疯狂”的旋风。
然而,林书豪遭遇挫折的境况与初次“林疯狂”时期相似,突如其来的伤病再次将他打倒,当时他正处在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2016-17赛季,由于腿筋出现问题,林书豪整整错过了33场比赛,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种或大或小的伤病困扰,导致整个赛季他总共缺席了46场比赛。本该是他表现突飞猛进的赛季,却因伤势问题影响,最终让球队高层对他产生了怀疑,赛季结束后,篮网通过交换得到拉塞尔,让后卫位置上的几位选手有了竞争机会
即便如此,林书豪又有什么害怕的?他在2017-18赛季的开场战中重新登场,参与比赛25分钟,出色地得到18分和4次助攻,有力地压制了同位置的对阵者丁威迪,而丁威迪在那场比赛中仅上场17分钟,投篮5次命中1球,最终只拿到2分。然而不幸的是,林书豪再次被伤病击倒。就在同一场比赛里,林书豪因为右膝髌骨肌腱断裂,被担架抬离了球场,并且随后被确认整个赛季都无法参赛。

林书豪因为右膝髌骨肌腱断裂,赛季报销
过去,髌骨肌腱受损后能够完全恢复的实例极为罕见,常见的是格伦-莱斯、达蒙-斯塔德迈尔、卡隆-巴特勒这类球员,他们的状态急剧下滑,最终被迫结束职业生涯,就连以坚韧著称的铁人莫宁,也无法抵抗这处伤痛,最终只能遗憾地告别他热爱的赛场。
林书豪也未能幸免,那次受伤,破灭了篮网对他最后的期待,在休战期间,他被交易到了老鹰队,那次伤病,让书豪赖以立足的启动能力、瞬间爆发力都严重受损,从那以后,他再也无法达到顶尖后卫的水平。
回顾林书豪最初八个赛季的篮球生涯,伤病始终是他无法摆脱的难题,可能是因为命运多舛,每当即将迎来高光时刻,伤病就会准时出现;也可能是他的身体状况难以胜任首发位置和较多的比赛时间,总而言之,林书豪的职业生涯起伏中充满了太多令人惋惜和叹息的片段。
加盟老鹰,成功转型后本可体面继续
林书豪经过一番周折加盟老鹰队后,再次坐上替补席,成为特雷-杨的替补球员。老鹰队当时的考虑也十分简单,通过交易得到林书豪的到期合同,以便在休赛期进一步腾出薪资空间,用两个选秀权为球队的未来布局;同时引进书豪,还可以将球队的核心球员施罗德交易出去,为特雷-杨的全面主导扫除最后阻碍。假如林书豪能凭借丰富的联盟后卫经验,向特雷-杨传授心得体会,那就很理想了,其他方面我们不再奢望。

未曾料到,那个被称作“打不死的小强”的林书豪,再次把握住时机奋力拼搏,促成了他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2018-19赛季期间,他在老鹰队参加的全部51场比赛中,平均每场能够得到10.7个得分,同时贡献2.3个篮板和3.5次助攻。需要了解的是,这番成绩是在每场仅贡献19.7分钟的情况下取得的,换算到36分钟标准,相应数据为19.55分4.2个篮板6.4次助攻,就效率层面而言,与篮网队首秀时的明星水准表现几乎不相上下。鉴于书豪承受的损伤,即便身体机能出现明显下滑,他仍能完成角色转换并维持此番水准,这确实非常难得。

老鹰时期和篮网时期的效率值,相差无几
参照特雷-杨的详尽数据,其中涵盖了猛龙队时的记录,实际上拉低了林书豪在老鹰队时的相关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林书豪在比赛中的实际正负值,以及有效出手和真实得分率,都好于年轻的特雷-杨,这表明在相同时间内,林书豪的表现要比杨少侠更出色。

在和特雷-杨的高阶数据对比中,林书豪占优
如果我们集中观察两人第四节的表现,就能够看出,书豪在球权运用比例之外,包括助攻比例、篮板比例、有效出手比例以及真实得分比例,都显著高于特雷-杨。因此,许多比赛在临近终场阶段,劳埃德-皮尔斯往往更倚重豪哥,而不是那个常被讥讽为“言语轻浮能力不足”的杨。

除了球权使用率,书豪在第四节的表现完全碾压了特雷-杨
能够肯定的是,倘若书豪没有后续的冒险选择,他若留在老鹰这样缺乏战绩压力的队伍,便可以无忧无虑地打球,指导新秀,积累数据。若赛季结束后,老鹰很可能会继续留用这位控场能力出色且经验丰富的老将,以协助特雷-杨,甚至可能有众多球队会对效率极高的书豪产生关注,他完全无需担忧下赛季的去向。
但是,时运的指针正暗地里拨动,林书豪的竞技道路又面临一个抉择关头。
赌上剩余的职业生涯,加盟猛龙
18-19赛季东部顶尖球队的竞争达到了极点,猛龙管理层为争取小加索尔几乎付出了几乎全部替补球员。因此,增强队伍的板凳实力变得非常关键,这对渴望夺冠的猛龙队来说至关重要。
当前境况下,林书豪做出了一个并非十分困难的选择,离开原本的环境,加入一支具备夺冠潜力的队伍里,去争取那代表最高荣誉的总冠军奖杯,这个决定意味着巨大的挑战,他承受着伤病后能否适应季后赛压力的未知,在冒险,若成功则能获得事业与声望的双重提升,若失败则可能导致自己在休赛期的交易价值急剧下降。

林书豪在猛龙接受新的挑战
结局显而易见,对于书豪来说,收获与失落并存,他手握总冠军荣誉,却也宣告了自己在NBA的职业生涯即将终结,个人不足之处被所有球探尽收眼底,在多伦多猛龙队效力期间,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
转会猛龙之后,由于面临季后赛的竞争压力,而不是像在老鹰那样输赢并不重要以训练为主的环境,对手会针对书豪惯用右手并在右侧发起进攻的特点,制定专门的应对策略。因为老鹰惯用的单打战术被对手识破,他们曾经占总进攻回合数42.2%的持球打法,并且每回合能得0.94分,领先全联盟77.8%的球员,如今猛龙时期这种占比已降至30.2%,每回合得分也跌到0.8分,仍然超过全联盟44.7%的球员,最关键的得分效率直接跌到了联盟平均水平以下。

转投猛龙后,书豪最擅长的进攻方式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在猛龙队,书豪得到更多机会参与转换进攻,他出手次数比例从老鹰队时的21.8%提升至28.6%,同时他的表现效率明显下滑,原先每回合得1.24分的成绩仅高于联盟74.8%的球员,现在每回合仅得0.98分,仅领先全联盟24.6%的球员。
事实上,刚开始的时候,书豪碰巧遇到了猛龙的伤病问题,纳斯也确实给了书豪很多表现机会。但是即便是转换进攻这种通常很有把握的得分时机,书豪也未能牢牢抓住,因此慢慢就难以获得教练的认可。因此从最终效果来看,纳斯在范弗利特表现不佳时依然承受住压力,决定不启用林书豪,也许确实做出了正确选择,促使范弗利特在重新找回状态后展现出惊人的发挥,成为了猛龙队获胜的关键所在,这一点林书豪显然无法做到。
林书豪在无球区域的表现十分糟糕,与持球时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在一支拥有莱昂纳德、洛瑞、西亚卡姆、范弗利特以及鲍威尔的强队中,他不可能一直掌控球权,必须随时适应跑动无球的角色。
林书豪从不进行突破,也无法执行无球策应,在无球侧他唯一能做的只是接球就投。他的定点投篮水平相当糟糕,在仅占出手总数19.6%的情况下,每回合只能得到0.54分,这个数据仅比联盟里3.6%的后卫要好一些。这样的表现对于后卫位置来说完全无法接受。

接球后的远投,一整个赛季的准确率仅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林书豪在猛龙队效力期间,三分线外尝试投篮155次,最终仅命中58球,成功率为百分之二十多。这样的投篮效率,使得他仅有的替补出场机会也被完全失去。书豪整个职业生涯的三分球命中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三十四点二,但在此时却表现失常,或许只有无法适应季后赛强队的激烈对抗,导致他的投篮动作出现偏差才能说明这一现象。
书豪在得分方面偶尔能带来惊喜,他在23场比赛里有过一次出色表现,单场得分达到了20分。然而在防守方面,他的表现却非常糟糕,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18-19赛季,书豪防守时遇到的对手,其投篮准确率通常为50.2%,而其他球员的投篮准确率是44.6%,这说明书豪防守能让对手的投篮命中率,比平时高出5.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常被指责“视线防守”的哈登,18-19赛季这项指标为负1.2%,表明在他进行防守时,对手的投篮准确率会降低1.2%。

林书豪防守的对位球员,命中率会上升5.5%
纵观书豪整个职业生涯,他在防守方面一直充满热情和决心;然而,当比赛进入季后赛阶段,双方展现出的拼搏精神极为相似,此时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于球员的防守技艺、防守布局、移动敏捷度以及身体对抗水平,而恰好这些能力是大伤之后的林书豪最为欠缺的。
事实证明他难以承受季后赛压力的书豪,在季后赛期间转变角色成为后勤人员,每场比赛平均参与时间只有3.4分钟,与他在黄蜂队效力时任主要球员时的场均27分钟相差悬殊。
狂欢过后,徒留惆怅

在猛龙获得总冠军的殊荣
夺冠仪式落幕,林书豪面对的却是无人理睬的境况和深深的失落。或许有人会质疑,他这样决定,不惜把NBA余下的时间全部押上,究竟值不值得?
但是我认为,同之前八年因为伤病不断而不得不承受四处奔波的命运相比,这次林书豪至少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道路,决定去争取他一直渴望的总冠军,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而且最终他也确实赢得了总冠军,这是许多职业选手穷尽一生也无法实现的愿望,还有什么能够比这更令人满足呢?
再说书豪并非一点希望都没有重返球场,只要做到三件事,还是能再次踏上NBA的赛场。
明确自身角色,依照书豪的表述,他仅热衷于篮球运动。现今,若想在NBA发展,他需透彻理解个人能力与处境。现阶段,他更适宜担任球队的二线或三线控球后卫,以每场贡献五至十分钟的不太出彩的先发时间。这种方式可以确保球员上场时长不会过长,有助于减少受伤风险,同时也能尽可能隐藏书豪在防守对抗方面的不足,以及他打无球和与队友配合不默契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投篮的稳定性。回顾“篮球之神”乔丹在赢得第二个三连冠期间,尽管实力超群,但在岁月的积累下,他也选择了修炼更为可靠的背打技巧和跳投能力。同类型的后卫球员,无论是以身体见长还是擅长爆发,到了职业生涯后期都会因为年岁增长和伤病问题导致表现下滑,林书豪也不例外。这类球员通常需要调整打法,增强三分球能力,这几乎是他们的必然选择,能否成功转型直接关系到能否延长职业生涯。因此,若想在NBA联赛中立足,具备联盟平均水平之上的远投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条件。林书豪是一位征战多年经验丰富的后卫,他通过亲身示范和讲解,将自身积累的技巧分享给年轻的控球后卫们。虽然拜伦-斯科特曾指出:"林书豪在控球后卫必备的直觉方面还有所欠缺,例如掌控比赛节奏、策划进攻路线以及完成防守转换等。"然而,随后的数个赛季里,书豪在场上观察力以及节奏感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逐步蜕变为一名攻守平衡的一号位球员。鉴于他曾在老鹰队出色地担任过指导特雷-杨的任务,并且双方配合相当出色,林书豪完全有理由去联系那些拥有年轻主力控球后卫的队伍,以便争取一个指导者的位置,例如拥有莫兰特的灰熊队,或者是即将参加选秀的球三加盟的俱乐部。
谈了这么多,还是禁不住要提一下,重返NBA非常困难,立足于CBA开创一番事业显然是更现实的选择。或许再次加入NBA的希望微乎其微,但好在也不是完全没有比赛可打——效仿前辈马布里的做法,在自己祖辈生活的地方,争取获得新生,甚至有机会创造新的成就。林书豪的人生考验尚未停止,他依然有机会在远方的那个大陆继续书写他个人的非凡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