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突至,自由球员市场启动一周后,局面依然安稳,我们接着制作暑期超星中国行《NBA最前线》访谈节目,继续探讨人物球迷网,欣赏他们的独特性格。我之前提到过,这件事不会掀起巨浪,缺乏激烈感,但这是我们工作中最根本的乐趣所在。安静地坐下来,仔细观察你眼前的这个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算长吗?很短;你无法确保受访者句句都是真话;但这个时间短吗?并不短;一两个小时,你来我往,字里行间,可见一斑,管中窥豹;站在不同的立场,你无法真正了解对方;但你能体会到他的气度,他的人格。
今年我打破常规了。具体来说,就是没像往常那样拒绝合影和签名请求。回想我的工作生涯,这二十年里,我几乎没有向任何人索要过这些。能记起来的次数屈指可数。前两年,我在克里夫兰偶遇铁帅斯隆,他当时患有帕金森病,身体有些不便。我在通道里还是请他合影留念。今年邓肯来中国期间,我主动找他交谈了一会儿,他还帮我保管的两个玩具娃娃签了名。这并非工作场景,而是我欣赏他,主动结识他,工作场景,比如采访结束后,起身请求对方签名,从未有过,我们这一行没有这种惯例,今年,却有了例外,与德怀恩·韦德交谈超过两小时,我拿出李宁为他特别设计的退役纪念靴,直接请求:德怀恩,请为我签一双鞋,我打算放在家里。
韦大爷二话不说,一鞋一个,刷刷签完。

那么如何解释?我并非韦德本人。不过首先,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职业生涯已经持续十六年,三次总冠军在手,成就斐然。你们说说,一辈子能有多少机会遇到这样级别的巨星,并且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完整见证?这确实值得铭记。其次,更关键的是,我们无需谈论篮球,球技如何毋庸置疑。单就为人而言,韦德的人格魅力和个性,总让人倍感亲切。与他交谈,会感觉特别自在。韦德多次受邀到《NBA最前线》做节目,这期间每年都有我的参与,每次交流后都感到十分开心。
您觉得高兴在何处?和其他超星交谈时就不开心吗?并非如此。不过韦德说话的方式,就是他不霸道。他有超星的自信——但他缺少通常超星那种汹涌的自我。他的言辞,没有那种蛮横地冒出来的。傲视寰宇,唯我独尊,从未有过。他是温和,含蓄的。他清楚自己有多出色,明白自己的地位和成就。但他从未有过“老子把这些摊开让你瞧”的心态。即便当你试图激发一些他的自我的时候,他总是退后一步。
有几个小事儿。

我记得去年采访时提过,香蕉船四兄弟关系密切,韦德和勒布朗都赢得过总冠军,安东尼和保罗则相距较远夺冠。我们询问他们,平时是否会拿这个说事开玩笑。梦之队那本书里提到,乔丹常拿没戒指这事取笑巴克利,说你没戒指就没资格说话。你们会这样吗?韦德明确表示,不会。这不是我的个性,我不是那样的人。
接下来,谈到今年他和儿子扎伊尔的一段经历。如此宝贵的资源,这么优越的环境,扎伊尔的目标就是冲击NBA。在家里他是如何指导儿子训练的,具体是怎么练习的,他儿子有多投入,这个过程中有多艰辛。儿子有很多教练,教练有勒布朗,教练有保罗,教练有瓜,都会给予他帮助。我对此做了进一步询问。我讲,你们那辈人里,扎伊尔算最出色的吗?咱们实事求是说,哪个当爹的不疼自己孩子,孩子在他眼中不是最优秀的,我看着儿子顺眼,很自然啊。你想想,有谁会为这点事跟你争辩呢?可韦德还是回应:不是,他并非如此。

第三条意见来自李宁团队的一位同事,他表示韦德非常友善,大家都很欣赏他,在与他互动时都感到很自在,不用担心会因说错话而得罪他,同志们,你们觉得这简单吗?实际上,一般超星面对品牌方的工作人员时是什么地位?那就是尊贵的客人,品牌方对球星如何服务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我听过太多荒唐的案例。可是韦德就不会,甭管你是谁,他都能跟你自然,平等的交谈。

韦德确实非常谦和,态度也很平和。若说他不够谦和,不够平和,那超星又有什么过错呢?其实也没什么。说白了,人家厉害也是靠自身努力取得的。但在中国文化看来,像韦德这样交流起来是否更让人自在?他让你觉得受到尊重,你也因此更加敬重他。还是那四个字:如沐春风。
采访中有些片段,我这里就不详细记录了,之后大家可以在CCTV5的《NBA最前线》暑期特别节目中看到相关内容。我只需要补充说明几点。韦德目前的身体状态看起来相当理想,腰腹部肌肉线条十分清晰。我询问他是否还在坚持锻炼,他回答称:“是的,我一直都在进行训练,昨天上午我还刚刚完成了一次锻炼。”我们谈话涉及的话题,除了他个人经历之外,还包括了季后赛以及总决赛的部分情况,我们起初担心他可能不会关注——毕竟不看也很合理,运动员在赛季结束后通常会休假放松,继续关注他人比赛的人确实不多,更何况他已经完全退役了呢
你猜到结局了吗?韦德不仅观看,而且全部观看,询问的事务全都看过。火箭和勇士的对决你看过吗?看过了;雄鹿和猛龙的比赛你看过吗?看过了;总决赛你看过吗?看过了。他什么都能谈论,细节非常明确。采访那天,碰巧是NBA赛季颁奖,但当时结果还没公布,我们就把每个奖项的候选人都列出来,让他评价每个人的表现特点,以及每个奖项谁能获得。韦德就一个一个说,什么特点,说的特别清楚。
我追问:退役了还看这么多比赛,你这是准备做教练吗?
他放声笑出:不是的,不是的,我并不愿意担任教练之职。我更乐于欣赏比赛,并且边看边进行个人解读。
我又追询:坦白讲,我见识过许多征战多年的运动员,在结束竞技生涯后,都会暂且与篮球保持距离,有些人甚至许久不碰球,也不关注赛事,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漫长的职业生涯过后,任何人都会感到疲惫,不论你曾经多么热爱这项运动,一旦它变成你的职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对它的态度就会发生转变。终于走完了漫长的职业道路,你大概会渴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模式,希望脱离篮球的领域。我从未见过哪个功勋卓著的球员,在结束比赛后依然坚持锻炼,还大量关注各种比赛。顺便一提,你观看这么多赛事,并且边看边剖析,难道是在为成为解说做准备吗?
韦德再次大笑:不,不不。我就是喜欢。
确实与众不同啊,身居高位的超星,个个都热爱篮球。若是不喜欢它,就缺少了相伴成长的少年时光;就缺少了从小刻苦练就的本领;就懒得去钻研它,难以成为该行的专家。可当这份热爱变成职业,当它与你相伴数十年,既成就了你,又耗尽了你的心血年华,还能保持多久呢?《体育画报》有位专栏人士曾提及:艾弗森在聚光灯下,众人瞩目时仍喜爱这项运动,科比在昏暗的,无人注目的练习室里也热爱这项运动,现在能再补充一句:韦德在他结束职业生涯后,依然保持着这份热爱。
如果你能体会这份心境,说明你也到岁数咯。
人世间这样的执着,真是难得。